河南省水文水资源中心副主任 张明贵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省安委会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和博彩平台关于开展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有关要求,以及省中心会议安排,今天由我谈一下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和体会,汇报的题目是《严守生命安全红线,为省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要强化红线意识,实施安全发展,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构建长效机制,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名言警句
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而且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汲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特别是要深查地下油气管网这样的隐蔽致灾隐患。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
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取。各生产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二、如何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失去安全将失去一切,隐患不除事故不止。
什么是安全。对于一个人,安全意味着健康和生命;对于一个家庭,安全意味着和睦和幸福;对于一个单位,安全意味着形象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安全意味着和谐和强大。它存在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什么是安全检查。是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和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有害和危险因素,确保生产安全。
什么是安全意识。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需求,是生命和健康的基本保障;一切生活、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如果人们失去了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所以安全就是生命。正所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也充分说明了安全在人们生产活动中的地位。
安全检查的内容。一查思想,尤其是从事单调、重复的工作一段时间后便会麻痹、疏忽、侥幸。安全检查就是要通过检查、监督、及早发现不安全行为,及时给予提醒、警告,以确保工作安全顺利进行。二查管理,要检查安全培训制度落实情况,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完善,是否有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现象。安全检查就是要直接或通过具体问题发现各项管理过程中的缺陷,当然也包括自身安全管理中的缺陷,并及时纠正、弥补。三查现场,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是否规范、到位,防护装置是否健全可靠,安全通道是否畅通,各种标记是否完好无缺、指示准确等等。四查隐患,检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施是否符合要求以及职工在生产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五查整改,对已经发现的安全隐患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落实:是否已采取防护、改进措施,对发生事故是否及时报告认真处理,有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对曾经发生过事故的部位,是每次安全检查工作的重点。
三、千里之堤 毁于蚁穴。——细节不容放过
人在隐患没有变成祸患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到他的危害性。防微杜渐,是安全的根本。
“防微杜渐”胜于“亡羊补牢”。防微杜渐:防是指防止;微是指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是指杜绝;渐是指事物的开端。也就是说在隐患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成大事故。亡羊补牢:亡是指逃亡,丢失;牢是关牲口的圈。本意是指羊圈的问题,羊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我们不能等到事故发生了才去弥补,而应该提前预防,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确保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管控。
隐患刚出现时,制止比较容易;但等到了一定的程度,形成一定的气候,再去治理就难了。可是现实就是人总是忽视细节的隐患,而使小隐患变成大灾难。所以治理隐患我们要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细节上去。
四、8小时内外,不留隐患。——安全需要全天候
走上工作岗位就不能带着情绪,如果带着情绪,那就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而这个隐患就是从8小时工作以外带过来的。所以8小时以外的时间也会影响到安全。因此安全不仅与工作相连,也与生活相融。
我们不仅仅要在工作时间内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更要在工作之外,时刻警醒,不给隐患留下任何可乘之机。比如,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线路,避免使用老化的电线和插座;在外出行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不酒驾、不疲劳驾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食品安全,不食用过期或来源不明的食物。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实则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到8小时内外,安全无死角,真正将安全理念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从源头排查、从症结入手,真正达到——人人都会应急处突
要知道每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的确定,都是结合了当前各行各业安全生产的形势,都是集中了安全领域众多专家的建议,都是聚焦了安全生产的痛点问题、热点问题及难点问题,经过反复推敲、仔细斟酌、确定的,站在全国安全生产的高维度及制高点,引领当前安全生产的方向,对当前乃至将来的安全工作起到深远的影响。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不是一两年就能达成的目标,安全工作不能拔苗助长,应夯实安全的基础工作及基层工作,不能只关注向上生长而忽略了向下扎根,毕竟根稳才能坚牢、根深才能叶茂,“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就是向下扎根的过程。
人人讲安全是一种理念,更是一次行动,如果达成了人人都能够讲安全,能够把安全讲得明白、讲得透彻易懂,人人便有了足够敏感的安全意识,足够强大的安全能力,人人便能够守护自身的安全及保护他人的安全;人人讲安全,多数是在事故之前开展的活动,是过程预防事故的具体做法,落地生根需要一段时间、更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达成了个个都能够应急,能够在当时发生的事故中进行精准无误的从容应对,能够在紧急情况下科学有效地进行现场应急处置,能够在突发情况下游刃有余地进行避险疏散及逃生,则会最大限度地降低当时事故的损失程度及伤害后果:在事故发生时,需要的是一种实用的安全技能、需要的是一种实战的安全经验、需要的是一种有用的应急能力;危急状态下的一念之差,极大可能会造成伤亡,紧急状态下的一次抉择,极大可能有生死之别。个个会应急也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全民安全素养的整体提升,需要夯实各项安全基础工作,久久为功,不是一两年就能达成的预期目标。
因此,对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不能一知半解,而是要从中读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读懂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引发事故背后触犯的党纪国法条规,进而真正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六、如何抓好“安全生产月”方案落实。
一是有针对性地由一把手领学并宣讲一次安全生产专题教育课。二是开展一次专项隐患排查治理。一把手带队,深入基层一线,实地查看安全生产情况,通过现场指导、问题反馈、整改落实等方式,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同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月活动,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三是组织一次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常态化推送安全微视频。四是绘制一张应急避险逃生路线图。根据各单位办公场所楼层布局,结合实际组织职工“熟悉避险逃生路线”活动,识别检查生命通道标识,绘制避险逃生路线图,制作“一图懂”“一张清”避险卡片。多措并举,提高安全生产工作质效。
当下正值汛期,连续降雨或强降雨天气逐渐增多,增加了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各单位要及时组织干部职工防范极端天气和面对险情科学逃生自救的应急演练,提高公众防汛减灾与应急避险的能力水平。
同志们,安全生产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各单位“一把手”要树牢安全生产发展理念,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严格履行社会责任和政治担当,持续以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落实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组织学好用好水利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针对水利工程建设、工程运行、危险水域防溺亡、水文应急监测、水利科学实验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为单位发展稳定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为实现河南水利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